。
在蔡希陶的策划下,第一届药交会的场面十分壮观。
“药交会”开会那天,各地游客云集,药商不下百家。
药交会上,人头攒动,各地客商齐聚樟树,出售药材的有来自上海、江苏、浙江等地的商人,经营医疗器械、中成药的也赶来凑销售的盛会。
游客及本地雇工也与药商们交易,四乡的外省、本省人坐着船,开着船,赶着船来樟树参药交会。
樟树药交会的规模虽小,但办得好。
正如中药界人士说的:“樟树药交会是江西药风的起源,是江西中药材在南北货栈这个固定门店销售的第一次商品博览会。
”在樟树药交会上,南北客商普遍反映,樟树药商信誉一流,设施优越,服务周到,货物质量好,价格合理,客商云集,均获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,不少商人还建立了稳定的业务联系。
以后,江西,乃至全国各地各界参加樟树药交会的人数越来越多,以至成了药交会上的一大景观,甚至由此逐渐扩大升级,便成为功能齐全的药市。
这就是樟树药交会。
樟树药市是原上庸府所在地医药行业的交易中心。
药交会起源于何时,始于何地,历来争论不休。
各种为樟树药交会鸣放的乐曲(俗称药市之歌),还有各种文学作品著述,有的于国家正式的《词海》或《辞海》中收录,有的却始终不见载于文字。
1942年3月7日(农历三月二十日),对樟树药市来说是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。
当时组建南西区抗日民主政府。
该政府辖南康、西康、上莲、临江、崇义、丰城、高安八个县,包括后来扩展到广东、广西、湖南部分和湖北的北部。
这天,正是抗日战争处于紧张阶段之一—江西上卫县鬼子扫荡前两天的日子。
湘赣边区党委副书记贺国中、巡视员文建中就在这里(即吴城镇,现为吴城镇老街)办公。
据文建中回忆:“我这个巡视员,又是西康人,住南城镇附近的赤土镇,我刚办公的时候,江西上庸就有个中药市场(即当时江西药商云集南城镇的南门苓西阁)。
有的大族富商云集南门外,搞商品的博览会舌战。
有的小商小贩挂起布幌子,价格优惠,中药材齐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