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ww. shufa dingzhi. com 当然是《曹全碑》。
隶书是篆书之后的书体,在东汉时已经完全成熟,由于这个阶段的文字是由隶书衍生而来,所以学隶书不应该学别的字体,而是应该从隶书学习,米芾、赵孟頫学习隶书都是从《曹全碑》学起,如果要学二王、智永、孙过庭等书家的行书也应该从《曹全碑》开始学起。
这是因为,隽永漂亮的行书是在二王的行书基础上变法而来的,而《曹全碑》是由习隶转向行书的最好范本,它不仅集行书之大成,还融入了篆隶的古朴端庄,形成笔画到结体都很圆润厚重。
所以我们在书写时不宜过分追求行书的飘忽,也不要忽略隶书的厚重。
如果能熟记并能巧妙地应用《曹全碑》的特点,不仅会很好地化解行书过多的篆隶味道,而且会产生一种完全不同于以前人的行书风格。
“暂时抛开正文内容,通过以上论述,我们不难发现,写是学习《曹全碑》的最大益处——可以使你获得一种新风格,你采用的新风格将使你的特点更好地将篆隶阐释出来。
”曹全碑》的认真分析。
篆书字体,讲究用水,清隽圆劲。
《曹全碑》用笔峻拔,敦厚典雅,笔意含蓄有度,化静为动,寓圆于方,笔力劲健,笔势稳中寓险。
《曹全碑》对后人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具体的书写风格中,而且还像烙印一样,深深的烙刻在每个人的书法印记中。
《曹全碑》是介于篆隶与楷之间,总的特征质清爽,流美婉丽,而又古趣横生的书体。
《曹全碑》结构体势茂密温和,点画波磔起伏鲜明,骨力十足,用笔遒劲,中圆内方,宝肉丰筋,吞吐郁勃,没有一般碑刻的生涩枯燥,给人一种浑厚华美之感。
这就像看书法初学者,先看柳体、欧体,就会觉得前者过于嫩弱,继学颜体,又感形似不足。
“取法乎上”是学书的准则,初学者若能将《曹全碑》入门,用笔,结体等基础也相应会变得相对简单,若能将《曹全碑》作为正文进行学习,掌握了规律。
自然就能很快的提高自己的水平,也就能写出《曹全碑》的真谛——清隽圆劲,古趣横生!《曹全碑》是西汉年间,因令工隶书且有